谈自由(语文笔记)

生活本身就是自由本身,自由绝对不是往某个深山老林里一钻,看似无人约束,实则仍旧逃不出想逃离的现实,因为你想要活着,就不可能拥有这种自由。

第一种自由: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第二种自由:对必然性的认识与顺应。第三种自由:意志自由,为自己立法。把人当作目的。

“知性”:“因果”的“必然性”不是一种“外在的想象”,而是“自身的内在秩序”。这就是对应着“现象界”的“自然的因果性”,而把握了“自然的因果性”的“知性”就具有“认识论上的先验自由”。当然,这种“自由”是一种“消极的自由”。也就是一种“有限的自由”,是被“时空”表象出来的“现象界”的自由。

这就是第一种自由,消极自由。指不做什么的自由,摆脱障碍的自由。“我从来就认为人的自由并不在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,而在于可以不做他不想做的事。”意思容易理解,但什么是障碍,却容易被滥用。对消极自由的滥用,将这个概念变成了种万能的借口。柏林给狭义的障碍做了四个限定:外部性,人为性,机会性,重要性。

积极的自由:“自律即自由”。这种自律在于,对于任何“行动”或者说“道德行动”,都必须接受“实践理性的备疏”即“我的理性为其负责”。因此,这种“意志——行动”就具有一种无条件的“因果性”,康德称之为“自由的因果性”。所以,在这个意义上,康德认为“实践意义上的自由”是一种“积极的自由”,是一种“无限的自由”,是归属于“物自身”的自由。

•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,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。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,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。

在自由主义者看来,「消极自由」是更好的自由,因为

它避免了被持「积极自由观」者挟持的危险。反过来,持积极自由观点的人认为,消极自由忽视了人类不断追求更好生活的需求。在积极自由者看来,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是剥夺孩子们参加工作的自由,而是在赋予他们未来更多的自由。

生命之河在它的一条岸边享有自由,在另一条岸边就会受到约束。


评论
热度(6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